咨询热线
18818911910 林经理


您当前的位置: > 首页 - 防火电缆并非“永不燃烧”:过载下的五大危害链与温度临界点深度解析

发布时间:2025.10.01 新闻来源:广东粤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

 尽管防火电缆具备阻燃、耐火、低烟无卤等特殊性能,被广泛应用于消防系统、高层建筑、数据中心等关键场所,但其并非“永不失效”的神话。当电缆长期过载运行,导体温度持续升高,将逐步突破材料热稳定性极限,最终引发绝缘失效、短路甚至火灾。某工业园区曾因防火电缆长期过载(电流达额定值的1.5倍),运行仅3个月即发生绝缘融化短路,引燃配电柜,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0万元。这一案例警示我们:再先进的防火电缆,也必须在安全载流范围内运行。

本文结合 GB 50217-2018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》 与实测数据,系统解析防火电缆过载的五级危害链,公布不同类型电缆的关键温度临界点,并提出科学的过载保护设计建议,为电气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依据。

 

一、防火电缆过载的五级危害链:从隐性老化到系统崩溃

过载并非瞬间故障,而是一个渐进式劣化过程,可划分为五个阶段,形成“危害链”:

1. 初级危害:绝缘层加速老化(过载10%-20%)

● 
表现:导体温度从正常70℃升至90℃,交联聚乙烯(XLPE)绝缘层氧化速度加快2倍;
● 
检测数据:连续过载10%运行6个月,绝缘电阻从1000MΩ降至600MΩ,表面出现微裂纹;
● 
隐蔽性:保护装置未动作,系统仍“正常运行”,但电缆寿命从30年缩短至15年,埋下长期隐患。

2. 中级危害:护套软化变形(过载20%-50%)

● 
温度阈值:导体温度达110–130℃,低烟无卤护套(聚烯烃)开始软化(玻璃化温度约105℃);
● 
物理变化:护套膨胀系数增加30%,与绝缘层间产生间隙,水汽、粉尘侵入,加速内部腐蚀;
● 
典型案例:某项目YTTW电缆过载40%,2小时后护套鼓包,直径由25mm增至28mm,压迫相邻电缆,影响整体散热。

3. 高级危害:绝缘层击穿(过载50%-100%)

● 
临界温度与失效机制
○ 
BTTZ矿物电缆:氧化镁绝缘耐高温,但导体温度达250℃时,铜护套加速氧化,绝缘电阻下降;
○ 
YTTW柔性电缆:云母带在200℃以上开始碳化,250℃时绝缘电阻<1MΩ;
○ 
WDZN-YJY电缆:XLPE绝缘在150℃时性能崩溃,出现局部放电;
● 
后果:相间或对地短路,断路器跳闸,消防设备(如喷淋泵、防排烟风机)意外停运,严重威胁生命安全。

4. 严重危害:护套燃烧(过载100%以上)

● 
燃烧条件:导体温度超过护套燃点(聚烯烃约380℃,PVC约250℃),且过载产生的电弧引燃可燃物;
● 
烟毒风险:即使是低烟无卤护套,在500℃以上燃烧时仍释放一氧化碳、氯化氢等有毒气体,烟密度等级(SDR)可达30,影响人员疏散;
● 
蔓延速度:成束敷设的过载电缆,火焰传播速度是正常电缆的2倍以上,极易引发连锁火灾。

5. 终极危害:结构坍塌(长期过载 + 火灾)

● 
矿物电缆:铜护套在800℃以上软化(屈服强度从200MPa降至50MPa),无法支撑自重,导致桥架坍塌;
● 
柔性电缆:铝护套在660℃时熔化,整根电缆失去机械强度,可能坠落引燃下方设备,造成二次灾害。

 

二、不同类型防火电缆的实测温度临界点

1. 导体融化温度(核心极限)

电缆类型
导体材质
额定载流量(4×25mm²)
过载1.5倍时温度
融化温度
数据来源
BTTZ
无氧铜
110A
220℃
1083℃
国家电线电缆质检中心
YTTW
紫铜
105A
200℃
1083℃
某省消防检测站
WDZN-YJY
电工铜
100A
180℃
1083℃
行业联合测试

2. 绝缘层失效温度

电缆类型
绝缘材料
失效起始温度
完全失效温度
特性
BTTZ
氧化镁
250℃(氧化层生成)
≤1000℃仍稳定
高温稳定,但界面氧化影响绝缘
YTTW
云母带+玻璃纤维
200℃(碳化)
250℃(电阻<1MΩ)
柔性好,但高温下易粉化
WDZN-YJY
交联聚乙烯
130℃(老化加速)
180℃(完全失效)
成本低,但耐温有限

3. 护套软化/燃点温度

护套类型
软化点
融化温度
燃点
特性
无卤聚烯烃
105℃
160℃
380℃(离火自熄)
环保,但高温易变形
铜护套(BTTZ/YTTW)
不融化
——
不燃
耐高温,但200℃以上氧化加速
铝护套(BTLY)
300℃(变形)
660℃
不燃
轻便,但密封性差

 

三、过载保护设计:构筑多重防线,守住安全底线

为防止防火电缆因过载突破温度临界点,必须从装置选型、敷设规范、监测维护三方面构建系统性防护。

1. 保护装置选型:双重保障

● 
断路器:选用带热磁脱扣功能的MCB或MCCB:
○ 
过载1.25倍:60分钟内脱扣;
○ 
过载1.5倍:2分钟内脱扣;
● 
温度传感器:在电缆密集区(如桥架中段、配电柜出线)安装光纤测温系统,设定分级报警:
○ 
BTTZ:报警阈值 200℃
○ 
WDZN-YJY:报警阈值 130℃

2. 敷设规范:保障散热与安全间距

● 
桥架填充率:≤40%,预留散热空间;
● 
高温环境:锅炉房、配电室等场所,电缆载流量需乘以0.8降额系数
● 
直埋敷设:埋深≥0.7m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环境温度升高;
● 
避免成束密集敷设:减少“热叠加”效应。

3. 定期检测与维护

● 
每季度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电缆运行温度(误差≤±2℃);
● 
每年进行绝缘电阻测试,建立历史数据档案;
● 
重点排查:接头是否松动、护套是否鼓包、桥架是否积尘。

 

四、总结与建议

关键点
结论
防火电缆≠过载免疫
过载将引发从老化到燃烧的连锁反应,最终突破防火屏障
温度是核心指标
导体温度超过130℃即进入危险区,必须实时监控
保护需双重冗余
断路器+温度监测,实现“电气+热”双重防护
选型应匹配场景
高风险场所优先选用BTTZ等矿物绝缘电缆,普通场所可选WDZN-YJY
本文共分 1